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 内容页

日本立法大幅提高防卫费 加剧地区军事紧张|环球热门

2023-07-03 07:53:23 来源: 法治日报

□ 法治日报记者 苏宁


【资料图】

近日,日本岸田内阁不顾国内和平团体及在野党的反对,利用执政联盟的优势地位推动日本国会通过了《确保防卫费财源特别措施法案》。法案旨在为日本大幅提高防卫费、强化防卫力提供资金保障。日本和平人士指出,法案通过后,日本政府得以将有限的国家预算优先用于发展军事,这只会加剧地区的军事紧张,大大增加日本陷入战争的风险,对日本民众没有任何好处。

去年12月,岸田内阁出台新版“安保三文件”,规定日本可以发展进攻性“反击能力”,并大幅提高防卫费GDP占比至2%,此前,日本执行和平主义政策,长期将防卫费GDP占比控制在1%以内。针对新版“安保三文件”的出台,舆论普遍认为其标志着战后日本防卫政策的重大转变,日本的“专守防卫”原则已经名存实亡。

大幅增加防卫费,强化防卫力需要大规模资金投入,为此,岸田内阁将《确保防卫费财源特别措施法案》作为本年度的最重要立法工作积极推进。法案通过后,日本将在未来五年将防卫费总额增加至43万亿日元(1日元约合人民币0.0501元),并在2027年将防卫费GDP占比提升至2%。

岸田内阁强化防卫力并不是单纯增加资金投入,而是打出了一套立法“组合拳”。在日本国会通过《确保防卫费财源特别措施法案》之前,6月上旬,日本国会还通过了《防卫生产基础强化法案》,旨在促进防卫产业的发展。根据法案,日本政府可以使用防卫费对日本军工企业提供经费援助,可以对经营困难的军工企业收购国有化,可以为日本军工企业武器装备出口提供补贴等等。此外,近期,日本还将推动修改《武器装备出口三原则》运用方针,扩大武器出口。据日本共同社6月25日报道,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表示,由于《武器出口三原则》运用方针并未明文禁止杀伤性武器装备的出口,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“个别判断”,报道指出,日本政府已经开始以“变更解释”的方式解禁杀伤性武器装备的出口。

分析人士指出,自2012年安倍内阁以来,日本制定《特定秘密保护法》,出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,政治右倾化逐步加速,俄乌冲突以来,岸田内阁进一步加快了日本谋求军事大国的步伐。近年来,日本利用国际形势变化,渲染威胁,炒作危机,制造对立。日本利用俄乌冲突在世界制造阵营对立,渲染朝鲜核导威胁强化美核延伸威慑,鼓吹“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”制造地区紧张。日本自我标榜维护所谓国际法及国际秩序,实则为自身摆脱战后体制,谋求军事松绑寻找借口。

岸田内阁强军扩武政策受到国内和平势力的强烈反对。国会审议《确保防卫费财源特别措施法案》期间,日本市民团体在参议院议员会馆举行集会,反对国会通过该法案;此前,在大幅提高防卫费的2023年度预算通过的当天,日本市民团体“STOP大军扩行动”在东京举行抗议集会,高唱反战歌曲,打出反战标语,反对政府扩军政策;针对日本政府欲修改《武器出口三原则》运用方针,日本《京都新闻》社论指出,当前人们担心俄乌冲突长期化,既然日本有防卫装备出口的限制规定,就应坚持原则,将援助重点放在人道主义和设施重建方面,保持有别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支援方式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当前受物价上涨、经济低迷影响,日本民众生活负担持续加重,日本政府财政状况捉襟见肘,然而,本应用于民生的资源却被优先用于发展军事。据报道,根据《确保防卫费财源特别措施法案》,为筹措防卫费资金,日本将变卖国有资产、挪用福岛灾后重建资金、挪用应对新冠疫情准备金,甚至还打起了国立医院经费的主意,并且法案已经明确今后将进一步增设防卫特别税补充不足部分。

过去几年,新冠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,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,国际社会应当更加珍视团结与合作,更加珍视和平与稳定。然而,日本政府却固守冷战思维,大搞阵营对抗,不但突破和平宪法束缚强军扩武,还积极与域外军事组织强化军事合作,企图“祸水东引”,在东亚地区制造军事紧张。日本新版“安保三文件”公开将中国定位为“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”,不久前在日本召开的G7峰会对中国内政事务横加干涉。需要指出的是,编织反华小圈子、炒作“去风险”、沉迷于挑动和制造对抗,不仅损害地区利益,也会损害日本自身的发展和利益。

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,如果日本真的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,就应该旗帜鲜明地制止日本国内这些妄图开历史倒车的势力,就应该认真反省自身军国主义侵略历史,就应该明确重申遵守二战后国际秩序。

中日互为重要近邻,保持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,符合两国和地区共同利益。希望日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,摒弃冷战思维,重回和平主义发展路线,与中方共同推动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建设性、稳定的中日关系。

关键词: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华声动漫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36   联系邮箱:55 16 53 8 @qq.com